2)第49章 尴尬的出席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馄饨康、炒火烧沙、包子杨、同益轩羊肉、褡裢火烧、德兴斋烧羊肉杂碎汤、俊王爷烧饼…无所不有。嗅着香味,看着眼前的嘈杂景象,耳畔再伴着浑厚的叫卖声,心中免不得感慨:这才是生活!

  也正因此增强了他的使命感:如此繁华美景,怎能让后来的日**蹄肆意蹂躏?真正到了民国,发觉它也不像教科书中所写得那样潦落,毕竟,它还在向前发展,毕竟,它还没有被日军的侵略下中止前进的步伐。张汉卿身上的重担在于,他要让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!

  此时的致美斋,还未改名致美楼。从跨进门庭起,外面的喧闹一下子就被隔离开来,出现在众人面前的,是一片清洁恬静。无惯乎后世结论:“好房子就是闹中取静”,又有戏称:“中国最好的小区是中南海。”

  张汉卿虽然年轻,但伙计们的眼光都是很老辣的,绝没有丝毫怠慢的想法,这里头本来就是平民与王公共存的地方。不过当张汉卿说出自己是应朱三小姐之邀后,接待的伙计还是显得很吃惊,他更加殷勤地把一行人带到一处包间外。

  所谓包间,并不是单独的一大间,而是因为这里的房间都以木扇相隔,如果有人办宴席,可随时将隔扇拉开,倒似后世的拉门一般。伙计拉开一处木扇,张汉卿便看到一个同样年轻英俊又熟悉的脸庞,他看到张汉卿也是一愣,张汉卿则含笑示意。两人几乎同时问:“汉卿,你怎么也来了?”然后又同时大笑。然后张汉卿向冯庸身边的一个年届五旬的将军恭敬地行了礼:“原来世伯也在。”

  此汉卿非彼汉卿也。张汉卿所说的汉卿,同是奉天城里的实权人物冯德麟的长子,姓冯名庸,同字汉卿,与他也是同年所生。双方父亲同朝为官,孩子们自然都是熟悉的,不过近年来随着张作霖与冯德麟在政见上的分歧不断加深,他们的友好童年的感觉正在逝去。

  不过异地见面,还是有些情分在。张汉卿对冯庸并无恶感,反而十分欣赏。这个冯庸,历史上后来成为奉系的一份子,对飞机和办学的痴迷让他异军突起,也留下不朽的名声。父辈现在有争执很正常,冯德麟又计算不到他的宿命会失势,所以连带着冯庸有好胜之心也属平常。

  难道冯德麟为了在奉天与父亲争高下,也把主意投到了京城?在张作霖劝进之后,他几乎是同时相随的,现在自己和儿子都到北京来了,看来在幕后没少做工作。

  房间里的人很多,虽然一连摆开四张桌席,却几乎没有空位。张汉卿远远地看到角落里有一处空位,但是己方可是有五个人呐!

  谭海不习惯这种应酬,便要其他人都到外边另添炉灶。两个侍卫自然同意,这里的小吃好菜相当多,几个人聚聚多惬意,又何必非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andu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