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19章 顶回去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人既愤怒于政|府之无耻,也为张作霖拳拳爱国之心所感染,一时间,长城内外,长江南北,响起了声势浩大的“护路”运动。一直受压抑的直系也连续发电响应,痛斥密约、声言保路。

  张作霖的电文写得不能不说是犀利,质问不能说不直接,在全国压力之下,段祺瑞政|府不敢承认,只发表简单的电文说:“军事协定纯为子虚乌有,中东路为中俄旧事,反对谈判扩大化。”

  由于是秘约,也未在后来予以公示,日本人尽管对段祺瑞政|府的出尔反尔不满,也理解其所在的处境。只是张作霖如此高调的和日本唱对台戏,让日本人觉得非常不安。

  为了给张作霖添乱,日本政|府下令在东北的许多情报人员勾结受其支持的土匪,在东北来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暴乱。一霎时,东北三省乌云变幻,大部地区告急。

  作为中东路交涉之决策者和最高执行者,张汉卿深知远东局面一日三变,此时正该是竭力顶住压力的时机。否则,日本在北满本来没有什么势力,从这个协定缔结以后,派赴西伯利亚的兵好几万都将从中东路出发。以日本人的心思,必将在吉、黑两省设置军用电话、邮局、兵站等甚多辅助机关,不管将来对俄结局如何,日本人反正是尾大不掉了。正如历史上后来干涉失败后,贝加尔方面所撤的兵亦多数驻扎北满、造成事实上的占领一样,此也是造成日本人在东北势力不断有机会蚕食并越来越庞大,而中国却越来越难以发力的重要原因之一。他一面与张作霖讨论剿匪事宜,一面作出强硬姿态,反对中东路“集体化”。

  对于各国的对俄干涉军,熟知历史的张汉卿知道,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失败政策。但是对于日本而言,又是一段当时被视为政治上的天然良机。诸大国干涉军司令共同宣言以俄国局势太乱为由,说海参崴及其附近地方当临时置于协约国保护之下,但是最后诸国军队弄到却都没什么动作,惟日兵挟着俄旧党谢米诺夫通过贝加尔,占据铁路在赤塔组织本部;又挟着旧党卡米尔哥夫在哈巴罗甫喀设立司令部,并分兵向海兰泡、阿穆尔、伊尔库茨克。最盛时,日本兵在俄境有11个师团之多!(编者注:当时日本国内共21个师团)。

  日本如此做,是意图挟强盛的国力,借苏俄自身陷危机之中的机会,占领西伯利亚的领土,并伺机向处于半包围圈中的东北以及蒙古下手,实现其“满蒙共和国”的既定国策。同时,苏俄境内的丰富资源,也是日本梦寐以求的。它能有这份心思,是因为有底气。

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西方老牌殖皿煮义国家无暇东顾,不仅给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,而且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“战争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andu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