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二百一十九:布局剑冢山(一)_五灵缥缈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剑冢山,相传此山的得名还与五灵宗的木秀峰有着一段渊源,而且此山的得名虽然是在五灵宗创立之后,但是究其根源,却还要再向前追溯不少的年月。

  五灵宗的创立是在一场被后世命名为“跨海之战”的长久鏖战之后,但在“跨海之战”以前,就在中洲这片土地上还发生过一次旷日持久的血腥争斗,那一次的争斗被后世命名为“千年之战”。

  那次大战有没有持续千年之久至今已经无从考证了,但是中洲的修行界也在那“千年之战”以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.

  比如在“千年之战”以前,体修这个修行的法门一直被看做成一种不入流的修行法门,而在“千年之战”中,那些借助着遍布中洲的传送法阵入侵而来的域外修士中,就有不少人的手段与中洲本土的体修很是相似,不同的就是那些域外体修所发挥出的威力更巨,由此在千年之战以后,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研习,体修才逐渐演变成可以与其他修行法门比肩的存在。

  还有就是,在“千年之战”以前,在中洲这片土地上,是没有剑修这个修行法门的。

  也是在“千年之战”中,当时的中洲修士第一次见到了那些只凭着一把剑便威力无穷、杀戮无数,令人心寒胆丧的域外剑修。而且中洲的修士还发现了那些域外剑修的不同之处,那就是有的剑修神智清明,对敌之时能审时度势,或进或退都有章法而言;而另一种则完全不同,那些剑修一个个二目暗红,状若疯魔一般,只要对敌便是不死不休,而且不痛不惧,直到战死为止。

  后来中洲的修士才知道那第二种剑修乃是入魔之后的剑修。

  在“千年之战”以中洲修士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惨胜之后,在中洲便有人开始研究起那些域外剑修的手段,也自此,中洲便又多了一门修士的修行法门。

  不过,一直到“跨海之战”结束,五灵宗创立,中洲的剑修其实都是分成了两大派的,而且这两派之间还彼此经常争论不休,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,甚至积怨日久,还将对方视作了仇寇一般。

  说起来这两派同为剑修,若说有什么不同的话,则是一派主张剑修不可入魔,而另一派则主张要发挥剑修的强大威能,则必须入魔!

  在当时的修行界或者说至少是在五灵宗,人们给这两派分别命名为“清修”和“染尘”,清修派主张剑修万万不可入魔,心智再是坚毅的人也有极限,将入魔作为主要的手段大为不妥,沉沦日久之后极可能会彻底的沦为魔道,对己对人都没有好处;而染尘派则正相反,他们认为剑修就是以威力强大而闻名天下,若学清修派那样还不如不作剑修,面对不可战胜的强敌时,只有入魔才能将剑修自身所有的潜能完全的释放出来,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wandu8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